今天自然光线给大家带来的是申请美国工业设计本科作品集经验分享的Qingyang同学,她将妈妈设计的产品改造,让传统更适应当下,并以此获得了6所院校的offer,分别是SVA纽约视觉艺术学院、CCA加州艺术学院、MICA马里兰艺术学院、SAIC芝加哥艺术学院、RIT罗彻斯特理工学院、辛辛那提大学等,以及共计120,000美金的奖学金!
Qingyang同学的美国工业设计本科作品集中一共有四个项目,其中传统灯具改造项目【FEISH】是她投入最多,收获最多的项目,今天,我们以【FEISH】为主来看一看Qingyang同学的经验吧!
Qingyang同学:这个项目主要是对传统的鱼形灯笼进行的改造。我的妈妈是一位中式灯饰设计师,前段时间,她设计了一款传统的中式鱼形灯笼。鱼灯的内部结构由铁架构成,因此鱼身、鱼头、鱼尾都是固定死的,看起来比较笨重,运输和制作的成本也较高。
我想要将鱼灯做得更加生动形象一些,让它拥有能够灵活摆动的身体,运输时能够被折叠,增强与人之间的互动,便决定将传统的鱼灯进行改造。
这个项目包括了从头到尾制作鱼灯的每一个过程,比如鱼身骨架形状的设计,鱼灯外层用到的手工纸的选用等等。在老师、妈妈和工厂师傅的协助下,我设计的用来制作鱼灯的内部骨架就被建造了出来。
新的骨架是可拆卸的,在骨架上缠完铁丝贴上纸后便可将骨架取出,这样就能制作出一个可折叠的鱼身部分,不仅大大减少了运输和制作的成本,还给用户与产品之间增添了许多乐趣。
中国传统鱼形灯笼的改造项目对我来说是一个想法落实到产品的挑战,如果我只是想想就不会知道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因此,我把重新设计的鱼灯命名为「FEISH」,中文名为「非」,“非”本身还有“不”的意思,代表着这个产品不仅仅是一个鱼灯,也是传统灯笼制造业的革新,产品的创新制作工艺可以在生产和运输中大大降低成本。
Qingyang同学的这个项目,是用设计解决传统文化产品在当下社会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发现问题并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开发。
我曾经在和同事的聊天中讨论过国内外设计教育的差别,国内很多学校的设计专业是老师给学生一个主题或固定的产品类型,由于思维的限制,导致学生的设计中存在很多的借鉴和模仿,长时间下来就很容易抹掉学生本身具备的创造力。
但在国外的教育中,设计专业的核心和设计行业的原则总是围绕“以人为本”这个概念。也就是说代入设计师、生产商、用户的身份,从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各个角度去发现问题,并利用设计思维根据各方对产品的需求,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当设计师具备了这样的创新思维时,我们的生活中才能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性化设计”。
自然光线更认同的是后者的教育理念,由海外院校招生官和教授组成的教研团队不仅会带给我们院校的最新理念,身为艺术家、设计师的他们在行业内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同时也会结合业内的案例,传达出更多的资讯,让学生认知迭代的速度赶上行业发展的速度。
像现在的艺术院校和未来社会需要的就是更多的创造力。自然光线在教学中就非常重视引导学生在不断积累的同时,不断拓展自己的创作边界,开发天生的创造力,成长为院校和未来社会所需的人才。
Qingyang同学:美国工业设计本科作品集项目中,这个项目是我做得最久,最花时间的一个项目。在最初制作鱼灯骨架的时候就做出了前后两个版本,经过多次与工厂师傅和老师的沟通和不断的调试,最终的鱼灯骨架与真实的鱼十分相似。
研究怎样才能做出折叠的效果也花了我不少时间,因为自己的能力有限,无法制作出鱼灯的骨架,我便在这个地方卡了很久。
当时老师建议我可以适当的向经验丰富的妈妈或从业者讨教一些技术上的解决方案。我便向妈妈和工厂的师傅寻求帮助,很快就解决了困扰我许久的问题。甚至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新的作品展示方法,比如鱼灯不一定要用纸做,还可以用较硬的布料或者褶皱工艺来制作。
在作品集制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东西是必须要自己亲身经历,亲手尝试才知道的,而在期间遇到的所有困难,都能帮助我们学到更多额外的知识,对自己的专业更加了解。
老师们对我也有非常大的帮助,作品集徐老师一直在引导我往正确的方向走,最开始的我并不太了解工业设计,只是单纯的对产品感兴趣,导致刚开始做项目时我有些迷茫,也不太清楚我需要将调研、搜集相关资料、以及设计最初的产品草图等准备工作做到什么样的一个标准。
徐老师不厌其烦的一步步指导我,告诉我一个能被做出来的产品需要符合哪些条件,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要怎样进行资料搜查和市场调研等等。她会为了给我解释一个定义连续发50多条微信,有时候为了及时回复我的问题直接在车上画示意图帮助我理解,有时候甚至还会到家里亲手示范该如何处理一些我不了解的材料。
基础课的刘老师则是负责我的手绘和软件部分,从刚进入自然光线到现在,我从完全不会使用软件到现在能用软件帮助学校、亲戚、同学制作一些海报和logo。手绘课也不是单纯的画画,刘老师还会从教室里找来各种材料来发散我对艺术的理解。
比如今天他找到了一卷毛线,今天的课程便是用毛线和钉子在木板上“作画”。这种有趣的上课方式让我尝试了各种从未接触过的材料,也让我在学习艺术的道路上增添了不少兴趣和信心。
刘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也会经常给我讲解欧洲地区的艺术,配上他自己拍的照片,让我涨了不少知识,也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去到欧洲感受一下当地的文化风情。
我们上面说到了设计的责任在于解决问题,但其实还有一种设计叫做概念设计,它包含很多领域,比如游戏、建筑、产品等等。概念设计的目的在于短时间内做出很多或很新的创意,具体怎么落实则不需要考虑。
我们排除掉概念设计这一门类,其他的设计最终都是要考虑可落地性的。在Qingyang同学的案例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她在将想法变为实际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很难解决的困难。又因为需要解决这些困难,而学习到了更多的东西,收获了成长。
这就是实践的重要性,不去做的话永远不会知道前期构思中存在哪些问题,也不会了解到生产中涉及的知识,更不会有接触新事物带来的新创作灵感。所以自然光线一直在强调让学生多去实践,也一直在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去参与需落地的实际项目。
大一些的,像每年暑假举行的跨学科营地落地实践项⽬,是由导师带着学生进山,将之前设计出的房子亲手搭建出来,这个过程很艰难,但同时也很有趣,学生会发现做和学完全不是一回事,在实践中学到平时上课和单纯画图时学不到的东西。
小一些的,就是平时和周末的各种workshop。像Qingyang同学也有提到接触新材料让她对艺术有了更多的信心和兴趣。自然光线的workshop中几乎都是以多材料为主。每一种材料都有不同的色彩、纹理、光滑度、透明度、反射率、折射率、发光度,接触各种材料会带学生体会到材料本身或巨大或细微的差异,刺激产生更多想法,在实践中激发同学们的潜力。
Qingyang同学的工业设计作品集项目在制作过程中,因为能力有限,在技术上遇到了很难解决的问题,通过求教同为设计师的妈妈和生产经验丰富的工厂师傅突破了瓶颈。
Qingyang的妈妈在她的工业设计作品集项目中,扮演了一个业内前辈的角色,这对没有什么基础的同学来说,其实是一种非常高效的学习途径。就像如果你没有作品集经验,就不知道该怎么样完成调研-构思-设计草图的过程,需要老师的指导一样。作品集每一步都可能遇到不同的问题,这时候要抓住一切机会向有经验的人求教。
但不是每一位同学身边都有前辈资源,这种情况下,就可以多和老师同学沟通,像之前一位拿到皇家艺术学院纯艺术专业双offer的同学,就在采访时说过自己的作品集中跨学科项目很多,所以是每个专业的老师都“掺和”过一脚的。
不止一位同学说过觉得自然光线的整体氛围非常开放,老师和学生像朋友一样,不仅是自己的专业老师,每一个专业老师都非常爱和学生们沟通,给学生一些意见或帮助。
除了自己的老师和同学,自然光线也一直在和各种艺术机构、艺术院校、艺术家、设计师、品牌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招生官活动、作品集审核活动、品牌合作项目、艺术家/设计师workshop中,学生就可以零距离接触到很多经验丰富的从业者,也可以向他们请教问题或和他们一起探讨问题,获得多角度的意见和帮助。
今日小结:
总结Qingyang同学美国工业设计本科作品集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其实是大部分同学都会经历的典型问题。第一,是对作品集中的各个步骤没有概念,导致有些迷茫,不太清楚具体应该怎么做。第二,是从概念到产品的实际制作中,遇到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通过老师、家人的指导,Qingyang同学也努力一一解决了这些问题,拿到了6封top院校的offer和十几万美金的奖学金。国外院校非常看重学生作品集项目产生的过程,因为从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希望Qingyang同学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启发到更多同学。
自然光线为你分享更多话题:
本文均属自然光线国际艺术教育团队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业转载,如有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