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和大家分享了圣马丁的毕业展,有许多中国学生的作品从中脱颖而出,无论从形式、主题对我们来说都具有借鉴意义。而在今年皇艺的毕业展中,同样也有很多中国学生的作品备受重视。在这两所院校的毕业展上,有3位中国同学来自不同的专业或院校,也许也并不相识,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主题——“回忆与别离”,并用各自的作品将人生的过程贯穿成了一条完整的时间线。我们就一起来看看RCA和CSM毕业展,同一主题作品如何创造更多可能?
很多学生在创作的时候也会去构想这样能引起大众共鸣的话题,但同时也会面临着一些问题,比如主题过于常见找不到独特的表达角度、或者表现形式单一导致无法落地等...为帮助这类型创作主题的同学们带来启发,自然光线英国校区的高老师也将再次带领我们走进皇艺,通过她最专业的解说带领我们体会不同艺术形式关于同一主题的灵感碰撞!
“回忆与离别”
自古以来就是文人与艺术家创作的灵感来源,古时有柳永“故人何在,烟雨茫茫”的惆怅,有纳兰怀念起故人“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慨叹,后有鲁迅“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的无奈。也许是因为离别自古以来就在中华文化中意义深远,这三位中国毕业生对此也有深刻的感悟,他们的作品也分别从童年的失去—人生的离别—死亡与回忆三个角度展示出了各自的艺术创作力。
Fan同学中央圣马丁CSM毕业作品展:
My Bubble dog
动画专业
Designer:Xuanchen Fan
该短片讲述了一个六岁的女孩有一只可爱的泡泡狗,他们一起度过了一段非常快乐的时光,然而,随着小女孩逐渐长大,女孩的生活里开始充斥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活动,逐渐减少了与泡泡狗的交流,泡泡狗在女孩的忽视中一点点消失。突然有一天,女孩发现,曾经陪伴她的泡泡狗逐渐消失变成了一个个小气泡,就这样逐渐淡出在她的生命中。
Fan同学是圣马丁MA Character Animation专业的毕业生,今年的艺术展一共展出了34位同学的动画作品,中央圣马丁艺术设计学院的角色动画专业更着重于教导同学们创造有着情绪和细微心理的创新动画人物。这个专业也非常鼓励插画、平面专业的同学申请,所以对跨专业有绘画基础的同学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圣马丁动画展现场
我们说回这个故事本身,在展览现场,有许多孩子聚集在作品前观看,导致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个儿童动画作品,直到我完整看完整个短片才了解到故事的深意。短片无论从配乐、色彩、人物造型都非常富有童趣,但却讲述了每个大朋友都会有共鸣的关于“失去”的故事,那些童真的乐趣随着我们长大都渐渐消失,但记忆永远鲜活如初。
另外我在观看作品介绍时还了解到Fan同学的这组作品获得了今年洛杉矶电影节的提名,这种细腻的情感化的动画风格也是同学们在制作作品集时可以参考的一个方向。
皇家艺术学院RCA毕业展中的两幅作品:
When The Light Comes
动画专业
Designer:XU HANG
这是展出现场关于作品的一个导语:生命中那些悄悄溜走的人,他们没有离开我们,他们活在“这里”(心脏的位置)。—《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
这个动画作品讲述的是一个女生在阳光的午后,翻出儿时的玩具,记忆也被拉回到成长过程中一次次触动心弦的告别场景,最终体会出生命就是一段在不同阶段与不同的人说再见的持续旅程。
说再见是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最普遍的事情。这部短片动画片通过一幕幕告别和最后女主角在阳光下的释怀,来引发观众的深刻思考。正如Leonard Cohen所说:“任何物体上都有裂痕,这就是光会到来的原因。”
关于这个作品,它的设计者HANG同学是这么解释的:“每一次告别都会在我们的身体上产生裂痕,让我们感到牵绊并疲惫不堪,但当光线来临时,旧的记忆再次在身体裂痕中反射,显现。而那些苦乐参半的回忆,那些我们再也见不到的人,其实他们并没有消失。它们总是在那里,深藏在我们的身体里的最深处,等待光的到来。”
皇家艺术学院这组动画作品从表现形式来看,与上一组圣马丁同学的短片非常不同,它没有鲜明的色彩也没有关于人物形象的细节刻画,只是用强烈的光线对比把这些有关回忆的场景加了一层情感的滤镜,更注重的是故事主题的表达。
另外在展览现场,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HANG同学在播放短片的墙角放了一组透明的晶体装置,象征着短片中关于记忆的具象形式,这种多维度的展览方式也正是体现了“跨学科”的概念。
HANG同学作为动画专业留学的学生,为传达更丰富的主题情感,没有拘泥于单一的表现形式,而是跨越学科的“界限”,采用装置设计作为主观情感的具象表达,也给观者带来了更有冲击力的视觉体验。
对于申请艺术留学的同学们来说,这种多维度的设计意识也是我们需要培养的方向,“跨学科”的形式不但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创意抒发,还能在作品集中展现更多的综合艺术素养,当然前提是要围绕同一主题的表达。
The sound wave from dead
产品设计
Designer:Chuxia Luo
最后这组作品主题就更沉重些,设计师以产品的角度探讨了“最终离别”---死亡的含义,从而设计出了这样一套纪念故人的产品:
设计师把将要离世的亲人的声音记录下来,然后在故人去世之后将骨灰作为原材料,用3D打印技术制成声波模型制品,通过这样的设计记录下故人生存的痕迹,用来弥合生者与死者之间距离。
在抚摸着产品的纪念仪式中,人们回忆起死者,以一种更加客观平静的方式来看待死亡,追思亲人。作者希望通过这种产品的形式建立一个没有埋葬的世界,产品作为情感的承载品帮助亲人们接受死者的新角色。
现场展出的作品是由陶土制成的明信片、小型装置等,这组产品还有一个诗意的名字—Caressing no exist爱抚虚无。另外,我还了解到这位年轻的中国设计师一直关注于我国大城市的墓地空间危机,希望开发出一种更好的祭奠方式既能保留情感又能解决空间危机。
展览现场
一般像生死这样的主题,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纯艺会比较好表达,或者这个主题就“属于”纯艺,但Luo同学采用产品设计解决问题的手段去表达纯艺的情感,反而是一种更为直接、触动人心的表现形式。
其实这也是我们可以参考的一个收集灵感的方式,尝试跳出常规的思考方式,同一主题从不同的专业维度去思考,比如服装与建筑的结合这一经典的组合形式,多尝试不同的组合或许会帮助我们收获最巧妙的灵感!
这三件作品,巧妙地将人生中由最初童年中的“失去”,生活中的别离以及最终的死亡贯穿在了一起,我猜他们三位并不相识,却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相同的主题,并用各自的作品将人生中的离开与失去贯穿成了一条完整的时间线,不得不说,当我最终看到这三件作品时,内心充满了对中国学生的骄傲与感动。
小结
我们经常和大家分享海外艺术院校现场,最重要的目的是希望帮助同学们了解最真实的海外教育理念,在作品集中也能够找到正确的目标方向。有的同学们在创作过程中会过于重视“主题”、“专业度”的问题,但其实如今不同学科之间的界定变得越来越模糊,各院校的对于学生专业的培养方向也更加自由,主题和专业也并不是唯一能体现创意的方向,自我表达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以今天三位学生的毕业作品为例,他们都选用了同一主题,但在过程中分别从材料、跨学科、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创新,在最后的呈现上也都展现出超越单一专业维度的设计成果。而自然光线也一直致力于把“跨学科”的理念融入教学中,为的就是让学生们可以在国内就获得海外教学体验,顺利衔接海外教学体系,并且将其熟练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中。想看以上RCA和CSM毕业展完整版作品的同学,可以来找自然光线哦!
自然光线为你分享更多话题:
本文均属自然光线国际艺术教育团队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业转载,如有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