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英国院校非常重视作品集的商业性”,“皇艺的招生官好像更喜欢地域性的主题”,“圣马丁就喜欢天马行空的创意”,作为艺术留学圈内人,我们总是热衷于去讨论这些“内部消息”,希望总结一些院校招生官偏好的艺术作品集风格取向,好为作品集创作找到一些“高分攻略”;这其中就有两种风格是大家比较喜欢选择的:第一种是以地域文化为代表的“中国风”,另外一种是重视功能和商业性的“国际范”;因为这两种风格在具体实施中会形成两个比较极端的方向,也导致大家会陷入左右为难的境界,一边是展现个人特色的文化特征,一边是面对商业市场的功能需求,它们都是英美院校强调的考察重点,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哪一种风格呢?
事实上,选择两种风格都可以,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的使用这两种风格。为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要先排除一些对这两种风格的“偏见”。
近年来,无论是电影、服装、室内设计,中国元素在不同专业领域都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也让很多我们的同学们受到了启发,既然中国风这么受国际市场的欢迎,那么我们在作品集中也加入一些中国元素应该会让招生官有眼前一亮的效果。
《时尚芭莎》—Rihanna
但其实,光有中国元素并不足以让招生官感到惊喜,其实早从三百年前中国风就已经风靡欧洲,发展成一种国际化的装饰艺术;再加上,历年来中国留学生的不断增加,招生官阅卷无数,对于带有鲜明“种族优势”的作品集早就习以为常,审核标准也越来越高。这也意味着如果我们对于中国风的运用还是停留于视觉元素的堆砌,并不能深入到文化层面,非但不会凸显我们的个人风格,反而会弄巧成拙,引起招生官的审美疲劳。
Burberry中国春节限定
“国际范”也是如此,它代表的国际主义风格无论是建筑专业的“少即是多”、在工业、产品设计上体现的功能至上、在平面设计上的极简风,其实都是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削减视觉元素,更多的为了迎合商业市场的功能需求。
丹麦设计师JOHAN VILADRICH家具作品
但我们的留学作品集主要还是以视觉形式呈现,如果我们一味追求这种极端倾向,也就相对于放弃了院校对于考察我们部分技能的分数,并且也失去作品中重要的内在感染力,这也恰恰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哥特极简主义服装设计师Rick Owens
艺术作品集风格取向,中国风与国际范,但抛开这两种“偏见”,我们还是可以借由这两种风格向招生官展现最大优势,接下来我们就根据具体案例聊一聊具体应该怎么做!
我们常说“背靠大树好乘阴”,有着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中国文化就是我们最好的“大树”,几千年间随着朝代的更替和转变,形成了多种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这些就是我们源源不断的素材来源。
自然光线动画专业学员,基于中国山海经中的传统故事为原型的设计作品
但是,我们也知道海外艺术院校非常重视同学们的“原创性”与“个人创造意识”,所以说要提取这些设计元素自然也不能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而是应该深挖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并且基于理解的基础上再创造。
自然光线动画专业学员,基于中国山海经中的传统故事为原型的设计作品
而对于如何再创作我们可以选择两个方向去作为发散:第一个是主题。就是同学们把中国文化作为一个创作的大背景,然后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某个方向去研究,这个点可以是某个地域、传统故事、古代词曲、甚至是现代中国的任何一种流行趋势。
再按照设计流程,调研——找到问题——分析,最后再根据分析结果,寻找最符合主题的表现手法去解决问题。自然光线服装设计留学学员Qingwen同学,她有一套作品灵感来源于八十年代的港片-家有喜事。
80年代的香港其实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它既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沉淀,又是最早一批接收到西方流行文化的冲击。
Qingwen同学的这套服装作品就以这种“冲突感”作为创意点,她把中国传统服装的结构,与80年代美国嘻哈文化的服装特征作为结合,当这些肥大的衣服在亚洲人偏瘦的身材上也穿出了完全不一样的文化感。
另外一个发散点就是表现形式,中国风不仅表现在“形”上,更重要的特征其实是“意境”,也就是说同学们在选择中国风题材的时候,不是以“文化“为噱头,而是在完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让招生官理解这才是中国文化的正确打开方式。
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传统工艺、材质、技法上入手。自然光线录取皇家艺术学院的学员Zhiyi同学,她的一组产品设计是关于回族与汉族的文化,灵感就来源于宁夏地区回族经常使用到的传统手工艺“羊毛擀毡”,Zhiyi同学将它们和汉族常用到的丝绸元素相互结合,设计了手包还有果盘等一系列的产品。
国际风格的选择面就相对宽泛很多,它甚至对我们的创作题材或表现形式都没有任何的约束。但想要做的好国际风的作品,首先还是要端正对于这种风格的态度,不要把功能化或者极简风作为可以省略掉视觉转化的借口。
自然光线平面设计专业学员,把复杂的动物形态简化成几何形态的设计元素
对于“内在”和“外在”的具体分配,我们可以有所侧重,但一定要基于合理完整的基础上。比如很多零基础转专业的同学在做产品设计作品集时,因为手绘、软件技能比较薄弱,就会觉得创作过程应该“避短”,全都以分析图、实验过程为替代。
但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思路,首先,对于一个完整的产品来说,外观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其次,我们想象招生官就是产品的消费者,如果消费者只是通过产品说明去理解功能、想象外观,这样的方式其实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
反之,如果我们配合产品功能设计一个突出产品特色的外观,哪怕外观并没有真正的落地,只是一个概念图,却能很好的承载作品的创意。并且通过和大量实际的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对比,也能向招生官展示我们完整的创作思路,和对考察点的侧重。
自然光线学员源同学也是零基础转专业,但她在跨学科作品集中就很好把控了外观和功能的分配。其中她设计了一个P2P的能源交易模式,构建了一个基于充电站和手机端应用的O2O的服务系统。
因为视觉转化技能的欠缺,这套作品集中她没有去做完整的手机端页面的设计,而是在完善整个产品功能之后,针对线下的充电桩设计了一个概念图,因为项目选址位于内蒙古地区,所以她借用的是“蒙古包”的形态,整体外观非常简洁,但却很好的突出了产品的特点。
艺术作品集风格取向,中国风与国际范,自然光线为大家介绍了这么多,最后,也希望大家端正对于风格的态度,不用过于“迷信”院校的风格取向,虽然说艺术院校通常会有自己擅长的培养方向或者研究领域,但是这并限制他们对于申请者多样性的选择。艺术作品集风格取向不是标准,高质量才是我们的追求,无论同学们以兴趣还是灵感作为出发点,我们仍然要依靠正确的设计思维去创作,尽量全面的展现我们的综合实力,最后获得招生官青睐的一定是独属于你自己的风格!
自然光线为你分享更多话题:
本文均属自然光线国际艺术教育团队原创文章,未经允许不能以任何形式的商业转载,如有发现必追究法律责任。